国稀土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稀土应用面没有新的大拓展,使中国稀土产业处于极为艰难时段。其主要表现为:市场低迷,供远大于求,价格下跌到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稀土生产企业普遍微利或亏损经营,停产半停产状态常现。2015年出口稀土产品约3.48万吨,较2014年的2.78万吨增长25.2%,出口金额约3.73亿美元,与去年同比相当;出口均价10.7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20.2%。
中国稀土案败诉后,取消了出口配额和关税,调整资源税为按价计征。同时,又以国企为主体先后组建成六大稀土集团。实行计划指标生产,打击非法采矿和超计划生产,打击非法生产琏和走私等一系列新的政策规章出台。在一定范围内实行收储方针,有的企业主动减产但,仍未能遏制住稀土价格下跌。而丢失的国际稀土市场上的话语权、定价权、掌控权尚无明显回升趋势。
在稀土应用领域,近十年来没有重大突破。而传统应用领域如:钢铁、有色、轻纺、化工、节能灯等方面,不但应用面没有显著扩大,相反大多呈现萎缩。近年来应用面较大的仍然在稀土磁性材料方面。而抛光粉近年来虽然应用和出口量有增,但价格却更低。目前应用稀土的状况,尚无明显增大趋势。这些都给生产稀土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困境。新的一年,中国稀土行业不客乐观。因此,在新常态下如何实现中国稀土新发展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探索。
一、正确认识科学定位中国稀土
中国稀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究竟处在什么位置?近年来一直存在争议。有战略物资,稀缺物资,国宝级物资等说,也有凭稀土可以立国和遏制某些大国、强国科技发展。甚至要为中国稀土打保卫战之舆论。正是在理论认识上对稀土有盲区,才从理念到行为上造成若干在发展稀土的顶层设计上,出现过误区和一些不恰当的做法。这也是如今稀土发展不利局面的原因之一。
中国稀土发展是在打破计划经济,大胆改革创新中得到快速发展走向世界,确立中国稀土大国地位,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稀土资源丰富,新的稀土矿不断发现,100年也用不完,现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00年后科技的发展,会使稀土显得并不重要了。稀土并不“稀”,在整个地球上稀土的存量比某些稀有金属还多。比某些战略物资也多。因此没有必要再将稀土作为特殊资源看待予以“特殊照顾”。要让它回到经济发展的科学置位中。
稀土元素的特殊属性,造成了它可以做为功能材料的添加剂,也可以成为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变质剂,但它不能独立使用。加上矿里稀土之素配分差别,决定了它的用量只能随经济发展中相关产业提升,而逐步增大用量。稀土行业在中国经济中是一个小行业,它的需求量不可能在短期大幅度增长。对比应有充分认识。
二、用创新理念引领中国稀土发展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中国经济新常态也将是一个相当时期。只有用创新理念把握新常态,用创新理念引领中国稀土发展,才能使中国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效益优势,达到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提质,满足国内外稀土市场需求,使中国稀土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
创新理念引领稀土,就要驱除不适应新发展的理念、方式、方法和行为。停止继续再用旧的思路规划设计中国稀土管理、经营、市场模式。尽快扭转那些不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方式。破除那些沿袭计划经济方式和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格局。要以改革开放作为重要依靠,思路清晰,发展方向明确,注重市场效益,真正做到以市场效益最大化去配置资源。中国稀土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连接,与一带一路相连接,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相连接,形成全国一盘棋大市场格局。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国企和民营、国内国外市场多种积极性。抓住调结构转型升级的杠杆、撬动中国稀土上行。
要认真反思中国稀土发展历史中的经验教训。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稀土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找出其内在规律。特别是近五年来,从顶层设计到中基层布局中不适应中国稀土发展的做法,彻底拼放弃那些仍然误导中国稀土发展的理念。准确定位稀土价值。客观实际定位稀土价格,使两者一致起来。稀土有独特功能但不是万能,稀土是可替代的,是国宝但不是无价之宝。国宝是为经济服务的,而不是把玩品。只有充分应用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重复历史上有过的失误,迎接中国稀土新的发展。
三、放管结合让稀土市场活起来
创新发展是稀土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既是抓发展。当前中国稀土市场面临最大问题是销路,其根本是产能过剩。从历史上看,中国稀土年产量达11万吨左右就完全可以满足内销和出口。近年来仍然年产量大于需求造成大量库压。企业为了生存只好降价销售,致使稀土企业大部分亏本销售,说明“管没管好,放未放活”。
笔者认为,中国稀土只要管好矿山开采量,管好乱开乱挖,管好黑色产业链。管住出口走私。管好生产企业的环保达标,其它环节大可放开放活。稀土原料供应,对于应用资源效益好,产品质量达标又有市场销路的生产企业,完全可以放开。大可不必以产能标准准入。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更不可以在所有制上有所倾斜,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往往准入制成了一些企业扩大产能的推手,这不但对国家和企业是资源、材料资金的浪费,也是增大库存,稀土产品量增价减的重要因素。也是政府出台救市(收储)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原因。
当前稀土市场面临稀土企业重新洗牌的局面。2015年各类稀土产品“跳楼式”下跌,不少分离厂由于价格因素,订单缩水已经减产或停产。打掉非法黑稀土,减少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就有希望使价格重新逐步回升。厂家与应用企业对面直销,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费用。那么具有创新工艺技术,产品信誉好,生产成本低,市场销路好的优者生存,反之劣者淘汰。实际上2015年不少小企业(其中小型稀土商业公司为多)已经自动退出市场.这种洗牌也有利于出口量增价跌现象的改变。
在稀土价格已基本跌落到底的时候,也是蓄势反弹的好机遇。因为中国稀土价格跌落.国外一些伺机进入国际市场的国家,也无法承受亏损而停产。抓住机遇重新打回国际市场,无意也是一张好牌.该管的管,该放的放,以市场为主导.因势利导,以创新市场为主导,让企业在市场中寻找发展之道路。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稀土学会纽带作用,技术创新与经营创新相结合,走出中国稀土发展新路子。
四.内需是中国稀土发展之本
中国稀土是因内需而开发、因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史中,推广应用是拉动内需的抓手。推广应用曾造就中国稀土产业辉煌一页。因内需促进了中国稀土科技不断发展。创新技术是中国稀土发展的核心;它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稀土的推广应用。
重矿山重生产,轻推广应用曾是稀土界导向上的误区。精力和注意力多用于稀土生产、出口,少用于推广应用现象。导致多年来在稀土应用领域缺乏不断创新和缺少大的突破、甚至在传统应用领域减少和丢失。今后一段时间出口不可能大幅增长,拉动内需是中国稀土主要的发展方向。中国稀土今后不是不够用怎么办?而是用不完怎么办?怎么用才为好。当然好东西用在中国身上才为最好。
中国稀土从1978年的年消费1000余吨,增加至2010年的70000余吨。增长约70倍。2003年起中国稀土消费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其中主要原因是技术发展促进稀土应用。作为工业维生素,具有优异的磁、光、电等特性是改进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元素。在冶金、军事、石化、玻璃、农业、新材料、电子、等行业都可以大展宏图,这些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方针策略完全可以衔接和融入而共同发展。
稀土本身是一个小行业,但应用得当,创新应用,则可以拉动许多大行业的创新发展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能只忙于稀土行业本身重组兼并搞大集团(实践证明它并未给稀土市场带来活力)。更应研究探索稀土应用产品行业优胜劣汰,创新驱动,促之形成优质高端稀土应用产品的强大合力。更要探索研究主要的应用范围和新的领域。使内需进一步扩大,产生比稀土木身更大效益。
应该鼓励稀土大集团把研制发展创新型稀土应用产品放在重要位置。作为调结构,稳增长重要环节。政府应支持扶植一部分稀土原料生产企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投入应用产品研制开发。要允许大集团以外的合法稀土民企依法存在,并并予以公正待遇,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他们在拉动内需中充分发挥作用。稀土发展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措施要活,要接地气,要应地置宜、决不要一刀切。大集团内部,大集团之间要形成合力避免恶性竞争。
在拉动内需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轻稀土的进一步扩大应用。目前,库压量最多的仍然是以镧铈为主的轻稀土。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我国核电发展将提高速度。应用独具石,甚至还进口独具石获取核原料的可能都在加大。这无疑又使轻稀土的产能产量增加。因此,进一步加大轻稀土应用刻不容缓,相关配置措施要跟上。如在尾气净化方面,本来有的法规(定期更换汽车尾气净化器)要有强制执行措施,凡此种种都可以扩大内需。
五、努力恢复扩大中国稀土出口
由于过去对稀土认有识误区,造成中国中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份额下滑。2003年至2006年,中国稀土出口年均超过5万吨。2011~2012年出口不足2万吨/年。2013年以来虽然有些增长但仍不到3万吨,其中近80%是轻稀土。由于国际经济恢复缓慢,稀土需求量也随之减少。但其中不乏是由于2011年中国稀土价格暴涨和实行配额出口的因素。在新常态下要加大出口力度,一是价格因素,二是技术含量。笔者认为要克服出口量增价迭的现状,还是要靠创新和技术做核心支撑,合理的价格指数并有效指导出口价格,消除稀土出口压价销售的恶性竞争。逐步实现稀土期货挂牌营销和互联网+稀土等创新市场手段。会有利中国稀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及产品标准制定权。
稀土出口不但要重视原料产品,同时更要重视应用产品的出口。不但有钕铁硼等产品上在国际上占绝对份额,在发光产品医药、及器件、储氢、抛光粉、稀土合金及更多含稀土高端应用产品上,更要以创新、高技术附加质产品,展现于国际市场。近年来在光学玻璃,医药,催化剂,机器人,光学器件,晶体,等方面都有可喜的创新型成果。有的已形成生产规模。完全可以尽快进入稀土应用出口行列。
结语: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必须以创新理念引领,正确认识科学,定位中国稀土。完成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内需的同时实现创新型推广应用,扩大出口。精准宏观,放活微观,迈过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状态激活市场,假以时日,迎来中国稀土新发展。